Chrome OS 的延续炒股配资论坛官网。
当 AI 用一个框和一个浏览器界面就能完成大部分复杂任务时,也意味着桌面只剩下唯一的任务,就是支持人们打开 AI 浏览器。
当人们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围绕信息的生产、分享与消费的需求,走出了一条网页 - 浏览器 - 门户 - 搜索 - 社交网络的相对线性的发展路径。站在这条路径基础上,人们在拥抱 AI 时代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和开发者以此为参照,同时在不同节点寻找着 AI 化的可能性。
其中,浏览器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全民级应用。比尔 · 盖茨在三十年前发布的著名备忘录《互联网浪潮》中写道:我们相信,在未来 20 年,计算机将对工作、学习和游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出色的软件产品对于实现这些进步至关重要。微软由此开始争夺浏览器这个作为入口的软件。
AI 浪潮中,AI 浏览器成为 AI 应用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节点之一。AI 浏览器的竞争参与者众多,从明星创业者到互联网元老,从国内巨头到海外新秀,都纷纷投身其中。Fellou、Dia、Opera 都在寻找原生 AI 浏览器的最佳实现路径,Chrome、QQ 浏览器中也都置入了 AI 助手能力,OpenAI 和 Perplexity 也都要发布自己的浏览器产品。
入口是浏览器给到人们的最直接诱惑。每一次主流浏览器的更迭,都是一次入口的易手。微软与网景围绕浏览器展开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次平台之争,微软的胜出使其通过 Windows+IE 的组合,进一步强化了在桌面端的统治地位。当 Google 推出 Chrome,将躺在功劳簿上的 IE 浏览器掀翻在地,也顺势为搜索找到了最契合自己的搭档。
当人们意识到 AI 可能会带来新的颠覆时,浏览器依旧是组成 AI 体验的核心部件之一。只不过,AI 浏览器从搜索的容器变成了 AI 能力的躯体,从信息获取的窗口变成了代理执行的伙伴。这个变化背后,AI 正在将搜索、决策、执行融为一体,让人们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操作完成更为复杂的操作。
这也让 AI 浏览器成为一个重叠点,AI 搜索、通用 Agent、copilot 等不同方向的 AI 应用会在这里找到交集。作为 AI 助理的豆包、AI 搜索产品夸克、知识库产品 ima 都选择以浏览器的形态来承载自己的产品能力。同时,扣子空间、Manus 为 AI 配置的虚拟电脑,也更像是一个基于浏览器能力实现的 Web 端工具合集。
这个趋势下,AI 浏览器会变得更像一个面向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这是 Google 曾期待 Chrome 实现的目标——绕开传统桌面系统,以浏览器为核心,利用云端能力构建起新的软硬件生态。
当 AI 用一个框和一个浏览器界面就能完成大部分复杂任务时,也意味着桌面只剩下唯一的任务,就是支持人们打开 AI 浏览器。
在 AI 浏览器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与世界的、更简单的未来交互范式。这个交互范式不但会改变软件,也会让硬件成为 AI 的本地算力提供者和云端算力连接者,打造出更灵活、轻量化的软硬件生态。前者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硬件配置,在浏览器上支持 AI 运行复杂任务,后者则可以在智能眼镜等轻量化设备上执行简单任务。
AI 驱动的浏览器改造
网景公司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曾说,浏览器是有史以来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软件。这个判断在今天也没有发生变化。即便是在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人们习惯了在微信、抖音上搜索和浏览信息的今天,浏览器依然在全球拥有数亿用户,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复杂的信息获取工作,并且是共享文档、多维表格的主要打开方式。
当 AI 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驱动核心,浏览器也成为了 AI 能力的关键载体。已经发布的诸多 AI 浏览器产品,都在依托更智能的搜索体验和更复杂的任务智能能力,收获到关注和追捧,一次次创造出「一码难求」的景象。截止目前,如果你想注册和使用 Fellou、Dia 这样的 AI 原生浏览器,依然需要先去求一个邀请码。
AI 驱动的前提下,不同的 AI 浏览器虽然都遵循了 AI 对话框 + 浏览器界面的设计,但在具体的使用上会有不同的侧重。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决定了产品的开发逻辑与使用体验。
我们大体可以将 AI 浏览器划分为三类:AI 原生浏览器、类 AI 浏览器和 AI 化的传统浏览器。
在 AI 原生浏览器产品中,Dia 会让我觉得更像是在使用是一个浏览器,操作更为简便流畅。在它的搜索框中填入内容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搜索打开网页或是开启聊天对话。在已经打开的页面中,用户也可以随时开启 AI 对话,对一个或多个页面进行总结提问,其工作流是先满足信息获取需要,然后才进一步过渡到写文章或代码编写。
相较而言,Fellou 给我的感觉会更像是一个采用了浏览器形态的 Manus,功能更复杂。因为它对代理式深度行动和代理式浏览器的强调,我在使用它时,第一时间就会生出一种为助手们下达任务的心态。在下达任务之后,等待着助手去完成任务。这种使用体感与 Manus、扣子空间的完全一致,不会有太强的浏览的使用感受。
AI 原生浏览器产品之外,豆包、夸克、ima 的桌面版也都是以浏览器的形态存在,但又不会在产品定位中突出浏览器的定位。对于这些主打 AI 助手、AI 搜索、AI 知识库的产品而言,浏览器更像是一个附赠给用户的产品功能,让用户能在其中打开任务页面,其产品升级也依然会围绕 AI 对助手、搜索、知识库的优化来进行。
此外,传统浏览器也在抓住 AI 带来的机会,实现老树发新芽的目标。QQ 浏览器上线了 QBot,支持多模态搜索、自动识别页面浏览意图、辅助办公能力的调用等。Chrome 在更新中,也集成了 Gemini AI 助手,微软为 Edge 浏览器上线了 AI 助手 Copilot Vision。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为浏览器增加了一个 AI 插件,使其在原有体验之外具备了更多 AI 能力。
相较 AI 原生浏览器和类 AI 浏览器产品,传统浏览器在进行 AI 化时会有更多包袱,难以将一个老产品快速切换到新赛道。因此,往往会选择渐进式地改造思路。QBot 产品负责人刘汉博表示,QQ 浏览器会在保留原有优质业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 AI 实现增量提升。AI 也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增量。在 QQ 浏览器 AI 功能正式发布前的灰度测试阶段,被覆盖的用户活跃度变高,整个大盘在往上走。
浏览器的竞争逻辑:入口、操作员和智能伙伴
尽管三类产品的实现思路有所差异,但其背后的竞争逻辑是相同的。
首先,围绕 AI 浏览器的竞争,就是在争夺新一轮的入口掌控权,这已经是一个共识。Dia 的开发商 The Browser Company 的 CEO Josh Miller 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云端营收暴涨,新兴创业公司都以浏览器为平台,加密货币生态依赖浏览器插件,WebAssembly 开启全新交互体验 ……
一切都在往浏览器里聚集。
这个聚集的趋势在 AI 的刺激下变得更明显了。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 Web 端实现 AI 搜索、AI 生图、AI 生成视频等需求。同时,我们也能看到 AI 社交产品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在 Web 端有明显增长;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也开始重新重视起 PC 端的体验;人们与扣子空间、Manus 这类 Agent 产品的交互也更多集中在网页上。
同时,AI 在改变人们在浏览器内的需求匹配模式。尽管现在还是依靠传统的页面来承载这些能力,但未来可能人们并不需要看到传统的页面。更多需求会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被提出,然后由 AI 去分配、执行,最后将结果反馈在地址栏延展出来的聊天界面中。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浏览器的地址栏也会像夸克的搜索框一样,演变为超级框,成为 AI 的核心入口。
其次,大家争夺的不再只是信息获取的入口,还是自动化任务流的起点,浏览器在其中将扮演操作员的角色。
Perplexity 的 CEO Arvind Srinivas 认为,Perplexity 的产品要完成的是一系列的工作流,例如 Perplexity 的 Agent 能成帮用户管理投资组合,读完报告和新闻后,它会告诉用户如何调整风险敞口。这个 Agent 要理解整个搜索和信息浏览的过程,而不仅是单次的词条搜索。
浏览器是承载这个过程的合适载体。Arvind Srinivas 表示,如果你真的希望 AI 从提供答案转变为采取行动、为你做事——答案本质上是四五个搜索的组合,而行动则是一个完整的浏览会话,通过一个提示完成——你需要有一个浏览器,并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无缝整合计算能力。
在 Fellou 创始人谢扬的介绍中,Fellou 产品的前四大类使用场景分别是信息查询、数据爬取、社交媒体发文和自动填表,有 60% 的用例是在进行数据查询以及爬取。有人通过 Fellou 在领英上给他心仪的公司发送求职信息,最终收获了 10 家公司的面试邀请,并成功入职了其中一家公司。这可以说明,用户也确实期待 AI 浏览器具备更强的行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AI 浏览器能够通过 cookies 获得更多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比如用户在网站上浏览了什么,做了什么,登陆了什么账号。同时,AI 浏览器能够让用户在已登录状态下,通过隐藏标签页访问其他第三方服务,抓取页面数据,并能代表用户进行推理和执行操作。这可以解决 AI 应用没有底层控制权,不能直接调用其他应用并获取相关信息的问题。
最后,浏览器之争最终可能还是智能伙伴之争。
浏览器在未来会成为 AI 助手的一部分。谢扬认为,Fellou 做的事是让更多人有自由;让更多人有时间;让更多人能够做自己。Josh Miller 告诉《the Verge》,Dia 的核心功能是一个聊天工具,帮助用户更清晰地、更轻松地查找信息、完成工作。
这些定位都指向了一种更具记忆力和执行力的智能伙伴。
Chrome OS 故事的延续
从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看,现在的 AI 浏览器还不是一个称职的智能伙伴,更像是一个还没有学会使用工具和专业技能的孩童。
我们可以要求 AI 浏览器代替我们写邮件、发简历、写网页,但很多时候都仅能到达及格水平,甚至有些复杂任务会在执行过程中走向崩溃。例如,在使用 Fellou 制作当天的新闻信息简报时,它很难从新闻网站上获得足够有效的信息。
AI 浏览器需要具备一个能力和工具生态。某种程度上,AI 浏览器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不再是浏览网页,而是与不同应用、服务商直接进行数据或协议层面的沟通。Opera 开发的 AI 浏览器 Neon 就没有采用浏览页面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通过 DOM 树和排版资料分析网页内容,更快速获取到有效信息。
这个生态可能会分成两层。第一层是基于 AI 浏览器的能力,可以打造出一个全新的 AI 插件体系。Dia 就在尝试建立这样一种技能生态,让用户能够利用 Dia 的「技能」功能编写代码,创建不同的任务、能力,并像 App Store 一样将其分发出去,成为一个匹配需求与能力的「路由系统」。
第二层则是与第三方平台的打通。The Information 在 2024 年 11 月的报道中表示,OpenAI 也在打造一款 AI 浏览器产品,这个产品会与 ChatGPT 深度整合,并且将接入旅游、食品、房地产、零售等服务商的能力。联系到亚马逊正在尝试打造的购物 Agent,我们会认为这种第三方能力的接入很大概率上会通过 Agent 之间的交互来实现。
拥有应用生态的 AI 浏览器会更像一个操作系统。Josh Miller 明确表示,Dia 最终要打造的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系统,并且这个系统在充满 Agent 的未来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指挥中心。Arvind Srinivas 也强调,浏览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容器化的操作系统,是构建 Agent 的最佳途径。
这很像是 Chrome OS 故事的 AI 升级版。Google 在 2011 年推出的 Chrome OS 承载了其基于 Web 应用和云服务开发操作系统的野心。此后,Google 还推出了搭载 Chrome OS 的 Chromebook。Chromebook 不像上网本一样通过低配置搭载 Windows 系统,在本地实现轻度办公,而是调用云端资源与 Google 服务的结合,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最早的 Chromebook 被吐槽为「加了外壳的浏览器」。但随着 Chrome OS 的不断迭代,Chromebook 在北美和欧洲的教育市场不断攻城略地,成为了 350 美元以下价位笔记本消费者的主要选项。以此为参照,如果 AI 浏览器真的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计算空间,AI 浏览器也可能会拥有与其相匹配的硬件产品。
这个硬件可以是具备本地算力的 PC 或只依赖云端算力的智能眼镜。从无缝连接的需求上看炒股配资论坛官网,AI 浏览器就是一个似 Chrome OS 的轻量化 AI 操作系统,围绕 AI 打造出一个软硬件的新生态,让人们生活在 AI 互联网上。
富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